今天给各位分享看了一个卖茶的,短短3分钟,我就讲了茶掌柜吃饱的故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看了一个卖茶的,短短3分钟,我就讲了茶掌柜吃饱的故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无意中刷到一个卖茶叶的。
然后,我害怕了。
我在这个工作室只呆了3分钟,就让我想起了我妈小时候做过的一个案子。
一起团伙诈骗案。
案件起因是一位老人来报案,说他早上起床去西湖晨练时,在湖边的小路上遇到一个人,卖古董的。
这个人穿着很朴素。据说他是附近工地的工人。挖地下室的时候,他挖出了几件古代的东西,悄悄卖掉了。
他头发蓬乱,满脸灰尘,戴着一顶工地的帽子。老人一眼就相信了他。
然后他把自己的“宝贝”卖给了躲起来的叔叔。
有马,骆驼,佛像,转运球。一切都蒙上了灰尘,布满了附着物。乍一看,这并不新鲜。乍一看,像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
大叔在看的时候,很多看客陆续围了过来。有人和这位大叔一样对这些地下挖出的旧物感兴趣,有人捡起来深情地摸了摸,有人小心翼翼地询问价格,讨价还价。
然后一个最贵的佛像被一个教授模样的老爷爷买走了。
另外两个也被另一个人抱着,怕被人抢走。
当报案的大叔看到是自己先发现的好东西,却被别人抢先了。老板不高兴了,赶紧三下五除二,谈妥价格,把剩下的三宝凑了过来。
回到家,他兴奋不已,把宝宝洗干净,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隐约觉得不对劲。
据说是宋代的观音像,其实是两个模具合成的,侧面有一条明显的缝。
另一个洗了灰尘的球,居然看到了现代工具的磨痕。
他请了专家鉴定,最后确认是假的。他被骗了5500元。当时鼓楼里的房子只有2000多平米。这真是一个大案子。
爷爷果断去派出所报了案。很快,案子就破了。派出所民警让大爷指认嫌疑人。当他去那里时,他看到房间很暗,挤满了人。
工地的工人,帮他砍价的好心人,先买古董的教授,和他一起抢佛像的中年人.都在其中。
原来他们是一个团伙,多次作案,涉案金额十几万。
案子审结的时候,我也去参加了。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负责踩点,写剧本,写台词,做假古董,烘托现场气氛,假扮客户。
一些人假装是好人来帮助识别他们。
其运营堪比正规公司。
如果这些人走对路,成立正规公司,销售正规产品,我相信他们不会输给一堆人。
这个团伙诈骗案我们已经感受很久了。
多年来,我们以为这种卖“遗址古董”的骗术已经过时了。
的确,这么多年,从高中到大学,直到毕业实习,直到做茶叶,我都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案例。
我觉得这些“神童”已经吸取了教训,不再骗人,走正道赚了白钱。
然而,今天,在一个卖茶的间只呆了三分钟,村里的陈阿姨惊讶地发现,这些“天才”并没有改过自新,也没有洗手不干。他们转行了。
我转到工作室卖茶叶。
欧麦蛋糕
曾几何时,“遗址古董”的目标群体是早上起来逛公园的老人和女人。现在间卖假茶的目标人群也是无所事事的老头老太。
目标受众惊人的相似,难怪身为“站点古董”的人会转头瞄准看的群体。他们庞大,他们的年龄也恰到好处,这也正是他们容易信任和富有的阶段。
就像八月是吃螃蟹的季节,有钱有闲的人一年四季都被苍蝇盯上。
这不,间里,一个又一个坑早就埋好了,一队队的人在等着渴望喝茶的老人。
在这个片场,我发现所有的人都是演员,所有的台词都是事先写好的。
我们的只有主题,剩下的都是即兴创作。
而且这个其实有剧本,有角色扮演,有人设置,有剧情。
主要演员是一个负责找茶的主播,一个导演,一个产品上架的操作,一个现场喊话的操作,十几个马甲。
大致的剧情设定是,负责找茶的主播,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茶村,找到茶农,当场喝茶,当场砍价,然后当场把茶叶上架,让客人购买。
整个综艺节目《哪里买茶》的配置和剧情。
我看到主播,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福鼎的一个茶农家里。
这个茶农应该是低海拔,因为坐在院子里,可以看到边上的茶园——,不用上山,出门左转就可以采摘。
茶园修剪整齐,绿意盎然,应该是春茶季过后修剪的,秋茶还没有采摘。
然后主播开始让茶农把家里的茶叶拿出来,在箱底说出好茶的名字。
奇怪的是,这家的茶农大概25-30岁,家里却有一个老人10年前收的两盒米针。也就是说,他在15岁到20岁之间就开始制茶,他有先见之明,开始了用白针囤货的生意。
而且他囤积的数量还挺大的,有两大箱——,比今年老S家的新米针多一倍。
而且,他也很大方。这两盒辛辛苦苦做了10年的米针,以不到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主播。
说你是慈善家一点都不夸张。
李麻花惊呆了:这种老米银针的价格比今年新采用的第一种米针便宜多了。
而村姑陈,则联想起了当年的“工地古董”案,宋朝的两尊佛像,才卖5千元,还送一匹唐朝的马.
接着,主播开始了“现场砍价”表演。
配合他的,是扮演导播的同事与扮演茶农的同事。
当然这俩人都没出镜,只有主播一个人在镜头前,眉飞色舞地享受聚光灯C位服务。
茶农端出一盘子牡丹王,说是10年前的,卖价2000一斤。余货还有100斤。
主播连喝都没喝,急着就拿起计算器开始砍价,算来算去,说900一斤得了。
讲了半天,巧舌如簧,最后扮演茶农的同事就妥协了,成交了。
于是主播连忙呼唤导播和运营上架产品,按900一斤卖,二两一份,没几下数据就显示一下子卖掉180份,被抢光了。
这时候底下的托们更加活跃了。
有拿土豪剧本的,在炫耀:“好幸运,刚刚抢到4份。”
有拿平民剧本的,在遗憾:“手速慢了,没抢到,有没有哥哥分一份给我?”
有拿起哄剧本的,在点评:“这个价格放在专卖店里要翻5倍的价格,在这里买到赚翻了~~”
各种表演,各种话术齐齐上阵,公屏上一片热闹,也不知道有没有真的茶友在这种氛围中被忽悠了,真的去花钱买了。
接下来扮演茶农的人又拿出了银针饼,寿眉饼,牡丹饼,荒野牡丹,统统都是9年陈、10年陈的老白茶——这就跟段正淳的女儿大多数年龄在16-18岁一样,也太集中了吧。
真不知道当年这茶农才15岁,是哪位仙人托梦给他,叫他囤起这么多老白茶,尤其囤下这么多老银针的——当年银针是没几个人喜欢买喜欢喝的,因为大家都觉得银针太淡,喝不懂,详情可参阅村姑陈四年前的文章。
总之,这位编剧给这位茶农的角色设定,就是一个茶界巴菲特一般的存在——拥有神之右手,早早囤下了万贯家财,居然还住着土墙泥巴房,把老白茶往白菜价上卖.
活脱脱就是“我缺钱但我不爱钱、我就喜欢囤下老白茶还卖得贼便宜”这样的傻白甜人设。
真不知道这部雷剧要是放到豆瓣上去打分,会不会得到2分以下的极低分?
身为文字界的同行,村姑陈要给这位编剧提几点意见:
首先,别动不动就让茶农拿出老白茶,现在是2022年,这时候,福鼎谁家还会留存下这么多的老白茶啊?
真要有,2015年我们逛遍福鼎的时候,早被我们收走了;
真要有,这么多年无数批茶商横扫福鼎各大乡镇的时候,早被他们扫光了;
真要有,也是被人千挑万选之后留下来的瑕疵品,质量不高,不值得出手。
对于茶厂来说,他们是不囤茶的,茶厂年年收青做茶,或者请人采青、请人做茶,这些都是硬成本,都是要在茶还没卖掉之前先付出去的成本,所以,茶厂需要的是流动资金,
他们才不会囤下那么多的老白茶给自己的仓库增加负担。
头采米针两大箱,压在仓库里十年、秋寿眉60斤,压在仓库里十年、牡丹王50斤,压在仓库里十年.
这种神话都太假,不适合编出来演给观众看,一眼就会被识破的。
满编个2018年、2019年,倒是可信度高一些。
其次,当下的福鼎,人均收入还挺高,从2008年至今,民间富足,还没听说哪位茶厂老板的太太是戴不起金项链的。
所以,给主播设置砍价的话术的时候,别站在外省人民的角度来看福鼎人民的生活质量,别动不动就叫主播跟茶农说,卖吧卖吧,收了这几万块钱的货款,带老婆去买根金项链——这年头,在宁德地区,
谁家还没有几根金项链啊.
再说,现在在福鼎拿货,没有六位数,茶农一般不会太激动好吧.
尤其,要多一些对福建文化的了解与尊重——闽东人民自古多文化而少蛮夷风俗,谁喜欢去红灯区了?还叫人家茶农带着老爸一起去.
看到最后,村姑陈还是没有出手买茶。
估计主播遇到我这样太过清醒的人,也会觉得异常遗憾吧。
其实这种“卖茶的综艺”,挺好看的,逗乐了我们午间犯困时的人生。
最紧要的是,导播忍不住在间炫耀,说他们在太姥山有茶园。
茶友在公屏上问,你们太姥山的茶园在哪里?
导播说,在***。
李麻花终于忍不住,扔掉手机,笑歪在了贵妃椅上。
一般人不知道,但熟悉太姥山的人是知道的,导播说的那个地方,那个叫***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茶园。
那里,是一片海滨浴场。
夏天的时候,福鼎的小朋友们玩水避暑的圣地。
这锅,编剧得背。
你说你编个情景喜剧,怎么也不查一下地图呢?好歹说茶园在太姥山顶上嘛,反正也没有人来向村姑陈求证。
比编个海滨浴场,更加不容易穿帮。
文章分享结束,看了一个卖茶的,短短3分钟,我就讲了茶掌柜吃饱的故事和看了一个卖茶的,短短3分钟,我就讲了茶掌柜吃饱的故事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