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人称‘茶过七道,空杯留香’的罗洋曲毫吗?”近日,记者来到江山农贸城旁的十罗洋牌茶叶直销部时,几位顾客一边欣赏着展柜上售价每公斤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的礼盒茶,一边兴奋地讨论着。“对对对,这就是张村乡的招牌特产‘罗洋曲毫’。”直销部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说。
张村乡双溪口村十罗洋茶场最高峰海拔1257米,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专业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罗洋曲毫”是茶场的主打产品。“以‘罗洋曲毫’为代表的张村乡曲毫茶,如今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核心产业。”十罗洋茶场场长廖松柏告诉记者,原先,村民们以种植“绿牡丹”为主,但因为村子海拔、气候和温差的原因,产出的“绿牡丹”芽头瘦长,生长周期缓慢,价格迟迟涨不上去。
“当江山其它乡镇的‘绿牡丹’每斤能卖100多元的时候,我们只能卖70元。”廖松柏说,由于效益一般,所以茶叶产业始终没有起色。为了带领村民共同富裕,2001年,廖松柏在十罗洋山租赁了300亩山场建起了茶园;2002年,成立了江山市十罗洋茶场,并决心要把村里的茶叶产业“兴”起来。
茶场成立第一年,廖松柏又租赁了乡林场的茶园,把茶叶鲜叶的收购价从每公斤24元上调到52元,给当地村民送上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大礼”。为了提高茶叶品质,廖松柏和浙江大学茶学系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共同研发高端茶。同时邀请浙江大学的专家到茶场做技术指导。廖松柏陪着几位专家试验开发了“绿牡丹”“开化龙顶”“西湖龙井”“碧螺春”“曲毫”等多个种类的样品,进行认真比对实验。经过3个月的研究评选,最后确定“曲毫”最适合当地开发,因此把“罗洋曲毫”确定为十罗洋茶场的招牌产品。
“罗洋曲毫”一经推向市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售价一路走高。为了让村民分享到高端茶叶的红利,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由江山市农业和科技部门牵头,十罗洋茶场多次邀请浙江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前来为村民进行茶叶种植技术培训,教村民科学种植茶叶并制作“曲毫”。通过宣传推广,全乡掀起了一股种茶制茶热。“通过品牌建设以及乡镇的大力推广,如今,双溪口村出产的“曲毫”,平均售价每斤能达到200元以上,茶叶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得力帮手。”廖松柏说。
随着“曲毫”获得的奖项越来越多,品牌附加值随之大大提升,种茶制茶也越来越有吸引力。现在村内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厂就有10多家,全村几乎家家户户有人从事种茶、采茶、制茶等相关工作。(郑理致 蒋君 赖俭 廖荣俊)
来源:衢州日报
用户评论
浙江人的家乡产业做得好啊!利用传统手艺发展新兴产业,还能增加村里收入,这真是个不错的例子!很多地方都可以学习借鉴一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听朋友说,曲毫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小时候玩的竹笛?看来时代变了,古老的东西也能卖了好价钱。科技发展确实厉害,让人没想到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以为只做家具的浙江农村也藏着这样的宝藏!“曲毫”看着像小巧精致的手工艺品,而且价格还特别贵?!太让人惊奇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越来越觉得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了!传统产业复苏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文化传承和精神价值。希望这种良好的现象能够持续推广。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真羡慕浙江这些村民啊,靠传统的技能就能发财致富,想想自己整天忙得累还赚不多钱,心里就酸溜溜的!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曲毫”听起来像个古怪的名字,但图片上看着还挺好看。感觉这种传统艺术品更有文化底蕴,价格也比较合理啊。买一个可以做收藏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新闻让我想到家乡的小作坊,很多传统的技艺都快消失了!希望能够像“曲毫”一样重焕生机,让农村年轻人也能有机会赚钱发展。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这条新闻后我忍不住感叹,时代的变化真是太快了?以前觉得没用的东西现在都能炒起来,真是让人眼界开阔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 “曲毫”的价格有点脱离现实,这么小的个头就卖那么贵也太夸张了吧!不是说艺术品价值取决于价格吗?我感觉这主要是炒作营销的结果。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乡村振兴还是要多关注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品的传承。像“曲毫”这样成功的案例值得大力推广,相信更多地方也能效仿学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这个“曲毫”卖个价很高,不过我觉得还是挺吸引人的。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重要的是能活过来,给人们带来价值和乐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只有把东西包装得精美,再找到一些噱头才能赚钱喽?以前手工技艺被视为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现在竟然成了商品化的产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文章标题太哗众取宠了,“富了村民”有点过分夸张。应该多关注“曲毫”的发展历程、背后的故事和技术含量,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产业。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浙江做事情效率真的高!传统手工艺品也能赋予新价值,并推动乡村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新闻感觉越来越多了,总是把一些寻常的事情夸大事实化了。村民卖曲毫发了财?这只是一个小案例罢了,别把农村经济发展说成是全部富裕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