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道的艺术化就更臻巅峰了,发展出了高技术含量的点茶法。虽然还是团饼茶,还要烤软、碾碎、筛过,但点茶时不用釜了,而是用银瓶或瓷瓶来煮水,茶放在黑釉盏中,水煮好后,通过瓶子点到盏中,同时另一只手用茶筅不停地进行搅拌。按照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记载,点茶注水的次数要达到六至七次,每一次注水的量、角度、方向都有不同要求。煮水的过程也讲究三沸,但因为瓶口很小,看不到气泡,只能凭其声音来辨别,所以一沸为“砌虫万蝉”,听起来好像墙角的虫儿叫、树上的蝉儿鸣;二沸为“千车捆载”,好像很多车子拉着重物驶过来了;三沸为“松风涧水”,好像风儿吹过松林,山涧流水潺潺。
由此,还发展出了斗茶法:一斗谁的茶好;二斗谁的点茶技术高。王建荣说:“斗茶也分阶段,第一阶段斗香斗味,比的是茶本身的香气和滋味;第二阶段斗色斗浮,比的是茶的颜色和浮起来的汤花情况。汤花有三好:一是越白越好;二是越厚越好;三是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在诗词里面形容为‘灿若积雪’。因此,宋代时候黑釉盏比较流行,盏身的黑可以反衬出汤花的白,同时,由于黑釉盏比较厚,更能保温,可以让汤花停留的时间长一些。”
可见,宋代的点茶、斗茶,简直是一种仪式感非常强的行为艺术了。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知识 茶道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这个描述太形象了!宋代黑釉碗真的是特别有韵味,加上“三好”,这盏汤杯简直让人望而生畏!有机会一定要看看是不是真的这么好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说这个“黑”颜色是哪种黑啊?像水墨画那种深沉的黑吗?还是更倾向于煤那种的颜色呢? 感觉不同黑釉都有不同的美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最近特别喜欢宋代的青瓷,黑釉的就比较少见了吧。不过确实有些茶馆会用这种杯子沏茶,看着很有质感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说得挺有道理的,黑釉盏斗的设计本身就很独特,加上面料和釉色,喝出来的茶香估计也是不一样吧? 以后有机会尝试一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好是什么概念呢?是造型、材质或者别的方面吗? 文章中可以多解释一下,这样对理解这个黑釉盏斗更好。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更喜欢一些花纹更加繁复的杯子,这种单色的就觉得有点太简单了吧? 我觉得茶品和汤杯的设计应该互相衬托呀!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三好”感觉有些主观吧?每个人对于美观的理解都不一样啊。不过黑釉盏斗确实很独特,至少在视觉上比较吸引人。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这种低调的文艺风格,这黑釉盏斗就很有特色嘛! 在古代人家喝茶的时候一定也相当享受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很多东西都是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的。即使是宋代的黑釉盏斗,现在看来可能也要根据现代人的审美进行一些调整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黑釉盏斗应该非常适合泡抹茶吧? 我觉得黑色的茶cups会让抹茶的颜色显得更加浓厚和明亮。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很喜欢宋代的工艺美术,他们对细节的把握真是太出色了! 这次介绍的黑釉盏斗感觉又很有故事可讲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黑釉盏斗我倒是觉得比较适合老年人使用吧? 毕竟年轻人的饮茶习惯和审美可能不太一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还想了解更多宋代的瓷器文化呢。这篇介绍虽然很好,但感觉信息还是过于简单了。<br/>能不能多加一些关于釉色的组成、制作工艺方面的知识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黑釉盏斗听起来还挺美,不过我觉得这种黑色的杯子很容易留痕迹吧? 洗刷的时候会不会比较费劲呢?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宋代的黑釉盏斗确实非常有特色,作为收藏品价值肯定很高! 但像这样的珍贵器物,应该好好保护,不能轻易使用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文章描述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即使是黑釉盏斗,也可能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更想去博物馆看看宋代的文物了! 希望下次博物馆展览能有相关的展品介绍!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有点欣赏不了这种“三好”说法。 我觉得艺术观应该更加多元化,不能仅仅局限于这种传统的评判标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问一下,黑釉盏斗的具体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还有相关的历史故事吗?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