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1》
2020年注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周末大早上,刚从云南回来的朋友老吴,接连发来几条消息。
“今年的市场,越来越难做了。”
“云南已经连续第二年大旱,4月中旬后才下雨。”
“当时的早春茶全面失收,茶青价格都高到不行。”
“而4月20多号开始,连续下了5、6天。”
“今年春茶还没采多少,又成了雨水青。”
“唉……”
听完老友的一番话,不由得感慨。
还好,天佑福鼎白茶。
去年冬天是个暖冬,天气一直不冷,多晴天少雨水。
除了云南外,武夷山和太姥山也很少降雨。
可以说,各地都有干旱。
按常理来看,去年冬天长时间不下雨,降雨量极少,这种天气情况不利茶树生长。
毕竟茶树的生长,喜阴不喜湿。
干旱,对茶树的生长可是致命伤。
但好在,太姥山自古有海上仙山的美名,终年到头云雾多。
去年冬天虽没有下雨,但山上的茶树,却能滋润在漫山遍野的山雾、薄雾里。
充足的云雾,可以为茶树均匀保湿、补水。
故而,干旱天气并未对太姥山上的茶树,造成影响。
《2》
现在已经到了五月,太姥山的春茶季已经结束。
从记录下来的春茶季天气看。
过去的三、四月里,总体天气不错。
福鼎的天气阴天、多云、晴天多,雨天很少。
并且,空气中的湿度小。
这样的天气情况,非常有利于白茶的生长、发育。
晴天多,湿度小的天气,可以让白茶鲜叶的水分,更好的散失。
从而,日光萎凋出来的高山白茶,品质会更出色。
另外,2020年的春天,还有一大天气特点——全国性倒春寒。
倒春寒的天气,让整个春茶季的气温,比往年低了五六度,甚至更多。
往年的清明,到太姥山上去看白牡丹的采摘,只需穿件薄薄的单衣。
而今年同期的时候,再次上山,却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
天气冷了,人体尚且需要多穿衣物御寒。
而茶树们,为了应对低温的影响,会生长出更加丰厚的白毫。
纤细密集的白毫,看似不起眼。
但却能为白茶带来馥郁的毫香,增加不少的茶氨酸等养分。
可见,倒春寒的天气,对白茶的品质提升有积极影响。
今年的太姥山从清明,一直到谷雨,气温回升速度偏慢。
春季低温,会让茶树的生长变缓。
新梢的持嫩性更高,给了茶树更多积累内质的时间。
太姥山上的昼夜温差大,白天多晴天,光照充足。
茶树通过光合作用积累下更多的有机物。
而夜里低温,茶树自然生长过程中因呼吸作用带来的消耗,相应减少。
这内质积累的一增一减下,茶青品质更优!
《3》
上文的内容里,详细的介绍了今年福鼎的天气。
福鼎去年冬天干燥,今年春天阳光多。
按常理来说,2020年的春白茶,香气应该是高扬的。
从村姑陈的切身试茶体验看,今年的新茶,不论的白毫银针或白牡丹,花香都分外的浓郁。
甚至于,当初还在毛茶(半成品)阶段时,花香落水表现极好。
毫香、花香、竹叶香、嫩笋香……香型层次多变。
但论茶香而言,表现堪称完美无缺。
不过奇怪的是,这天遇到了一位茶友,他反映了一个情况:
“为什么今年为喝到的几家茶,普遍清甜有余,而香气不足?”
2020年的新白茶,香气不足?这不应该哇!
今年这么好的天气,晴天多,雨水少。
茶树沐浴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鲜叶内部的含水量不高。鲜叶内部的芳香物质活性更好。
按常理看,新白茶们的普遍表现,应当是香气高扬,花香四溢才对啊。
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会导致喝到的新茶,普遍香气不足呢?
排除掉冲泡因素的影响,新白茶喝起来香气不足,大多数是因为产区和工艺的原因。
那位茶友遇到的问题,应该是受到了以下三种情况的影响。
要么是产区不好的新茶,来自福鼎周边的县市。
茶青的原料品质不高,芳香物质积累有限。
要么是雨水青原料。
福鼎白茶,原则是不采雨水青。(雨天不采茶)
具体到白毫银针,更是有“十不采”的讲究。
规定是雨天不采、露水不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和病态芽不采。
但如果是周边县市的便宜茶青,不排出雨水青的嫌疑。
最后是,茶青没有及时摊晾。
白茶的鲜叶采摘下来后,要求及时摊晾。
第一时间内,进行薄摊、薄晾。
若不然,茶青加工处理不及时,会导致白茶内质受损。
鲜叶内部的芳香物质,平白的被过量损耗。
《4》
产区环境,是白茶品质的起点。
喝起来“香气不足”的新白茶,第一步建议从茶树产区找原因。
福鼎白茶,存在“三原则”的加工要求。
即,原产地,原材料,原地加工。
如果是用福鼎周边县市的茶青,加工制作而成的白茶。
那么这一类茶,不属于正宗的福鼎白茶。
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
环境的好与坏,对白茶的品质有直接的影响。
福鼎周边县市的环境,不论是土壤,小气候,云雾和光照条件等,都会有所不同。
福鼎太姥山,是茶圈内公认的白茶最佳产区。
在温度,光照,水分,空气质量,土壤条件,生态环境等,具有明显优势,十分有利于白茶茶树的生长。
而周边县市,特别是在周边的平地茶园,综合条件上,原本不适合种植茶树。
土壤透气性不佳,不利于茶树根系的吸收水分。
再加上,周边县市的平地茶园内,云雾少,光照强烈,不利于茶树新梢的持嫩。
周边县市产出来的茶青,内在物质积累单薄,养分有限。
与此同时,鲜叶内的芳香物质有限。
到最终,做出来的成品茶,自然会香气不足。
由好茶原本的香清甘活,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甘”字。
《5》
按照白茶的加工要求,雨天不采茶。
而若是,不遵守相关标准规定。
随便采茶,粗劣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不高。
体现在茶香上,表现为香气不足。
雨天采摘下来的茶青,称为“雨水青”,它属于品质不大理想的茶青。
雨水青的内部,水分含量偏高。
内在的茶味物质,容易被稀释。
连带着,茶青鲜叶内部的芳香物质活性会受损。
用“雨水青”制出来的茶,香气会有直接不利影响。
再加上,鲜叶湿漉漉的雨水青,无形中会增加萎凋和烘干难度。制茶的难度加大。
稍不留神,就容易让整批的茶青闷到、渥到,核心品质受损。
采用雨水青做出来的成品,茶汤喝入口往往会清爽度差劲。
茶汤滋味薄,不够清透。
喝茶时,汤水里感受到的香气不正,茶香弱,容易有杂味。
总而之,采用“雨水青”为原料,制不出高品质的白茶。
不按相关标准规定,雨天采摘,加工不规范的白茶。
不能真正意义上代表“福鼎白茶”!
正宗的福鼎白茶新茶,按照标准要求做出来的新茶,绝不会出现香气不足的情况。
《6》
工艺的好与坏,决定白茶的成品质量。
先天品质再好的茶青,一旦遇上工艺不佳的情况。
那么,会让鲜叶内部的有益物质,平白的被损耗。
新白茶的品质特征里,香气属于突出亮点。
香气不足,茶香寡淡,闻不到明显的香气。
这说明,新白茶的核心品质里存在明显缺陷。
而这背后,工艺情况的好与坏,很值得深究。
白茶的加工工艺简朴,基础的制茶步骤,只有萎凋和烘干这两步。
但这并非意味着,白茶的加工过程没有技术含量。
恰恰相反,白茶的茶青鲜叶采下来后,需要及时摊晾。
若不然,闷堆在一处的鲜叶,在没有及时摊开的情况下容易被渥到。
导致白茶本身的鲜爽感,馥郁的茶香,充足的养分,一应被损耗。
工艺出现缺陷的白茶,原料品质再好的茶青,也只能是白白被糟蹋!
除了摊晾不及时外,日光萎凋是光照过强,烘干时操作不当(温度过高,时间太长)……
点滴制茶细节,都会对白茶品质造成伤害。
导致最后制出一款香气不足,没有特点的新白茶!
《7》
立夏后,接连几日的晴天,阳光洋溢。
夏天的热度,逐渐攀升。
南方的夏季,酷暑炎炎。
伴随着夏热的到来。
又到了一年当中,最容易烦躁的季节。
为了清心静气,修养身心。
需要用一抹清凉,为身体降降燥。
然而空调易伤脾。
雪糕冰饮易尚未。
一杯清爽鲜香的新白茶,正是这个季节的最佳选择。
香气馥郁,花香四溢,是新茶的代名词。
喝起来“香气不足”的白茶,肯定品质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