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毛尖的采摘生产销售,正如火如荼。然而,普遍现状是,许多茶农招不到足额采茶工,只能眼看着嫩茶叶变老,遭受损失。
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白庙村茶农周序莲家有十亩茶,她已经两年没招到采茶工,索性不招了。4月11日,周序莲给澎湃新闻算了笔账:当日每斤鲜叶收购价80元,若请采茶工,每斤工费就要50元,还要管吃管住、承担采茶工出现意外的风险。这,还不包含种茶本身的成本。因此,她宁愿自己一个采,尽管人手少产量低会让她损失近万元。
周序莲只是小茶农。多名茶叶专家指出,采茶工用工荒只是表象,是供求关系发生了改变。信阳毛尖发展更紧迫的问题,是追求“单芽”导致成本高企。
“不改变就会出现更多问题。”4月12日,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院长欧阳道坤表示,并非说“单芽”不好,但信阳毛尖必须回归传统,走出追求“单芽”的误区。
采茶工多“奶奶辈”,怕出意外茶农买保险
信阳毛尖的采摘期,从清明节前六七天,到谷雨,也就20多天。
4月11日,天清气朗,采茶工们的身影,镶嵌在白庙村漫山遍野的茶园中。
晚上6点半,茶农周序莲挽着小竹筐,到同村茶农何延新家卖鲜叶。和她只卖鲜叶不同,何延新自己炒茶卖茶,还有自己的品牌“何景明”。
每斤鲜叶80元,周序莲一天共采3斤,卖出240元。
与此同时,何延新家请的6名采茶工也回来了。经称重计算,她们每人当天的采茶量接近6斤,每斤工费40元。何延新解释说,近几年当地工费都是每斤50元左右,自家茶叶主要面向追求口感而非外形的熟客,没有严格要求单芽,茶叶采的稍大些,产量高,所以工费低些。
周序莲、何延新所在的白庙村,属信阳毛尖核心产区浉河区,该区有茶园60万亩。据公开资料,信阳市现有茶园210万亩,经济规模100多亿元。
何延新家请的采茶工,都是信阳息县人,是此前给他家采茶十多年的采茶工侯丽找来的,最大的57岁,最小的45岁。当地茶农介绍,这十多年,信阳采茶工经历了由“采茶姑娘”,到“采茶大妈”、“采茶奶奶”的演变。
何延新家有四五十亩茶园,需要十七八名采茶工,但只招到9名。没干几天,有3名采茶工说身体不舒服,担心出事,何延新就结了工资,让她们走了。
去年,白庙村发生两起采茶工死亡事件。
白庙村茶农张相勇告诉澎湃新闻,去年他家请过一名63岁的采茶工,在山上发病后经抢救无效去世。最后,政府出面从中协调,赔偿5万元。另一起采茶工死亡事件发生在另一村民家,最终赔偿4.8万元。
当地茶农介绍,信阳的采茶工多来自驻马店、漯河等平原地带,信阳是山区,有些采茶工年纪大身体不好,每年都有摔伤、车祸、或因身体不适死亡的。
为防范风险,近年来,不少茶农会为采茶工购买保险。何延新就为自家请的采茶工每人购买了25元的保险,时长40天。
何延新的弟弟告诉澎湃新闻,他家的采茶工是通过中介招的,每名中介费300元,还需要付给中介每人每天10元管理费,不管当天是否下雨有无出工。前几天,1名采茶工摔伤轻微骨折,回了老家,好在保险由中介负责。
当地茶农表示,每年到信阳的采茶工数十万,出现意外虽是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茶农轻则损失一些金钱,重则遭受重大经济打击,希望政府出台惠民政策,统一为采茶工购买保险。最不济,政府出面联系保险公司,争取优惠政策。
(白庙村茶农张万俊在炒茶)
采茶工缺口接近一半,三分之一产量被浪费
采茶工的缺口,也限制了当地的春茶产量。
多名当地茶农介绍,4斤鲜叶可以炒1斤茶叶。今年清明节前,鲜叶市场收购价在120-150元每斤,清明节后逐渐降低,现在70-90元每斤。
茶农周序莲有十亩茶园,已经两年没招到采茶工。如果请到人,春茶她差不多可以净落2万。但招不到人,她只能自己起早摸黑采茶,算下来要损失近1万。
不过,周序莲表示,她也不想招人了。
她算账说,4月11日每斤鲜叶80元,若请采茶工,每斤工费50元,不说管吃管住,还要担风险。而且,招来人相处不好还容易闹矛盾。
近些年,信阳茶农对采茶工包吃包住、负责往返车费,还配齐所有生活用品。甚至,有些茶农逢年过节,还要去看望熟悉的、每年帮其招人的采茶工。
然而,采茶工短缺依旧。据《大河报》报道,“往年信阳采茶工有30多万,采摘信阳的茶叶刚刚够用,去年就只有10万采茶工。”
4月13日,河南省茶叶协会会长洪克森向澎湃新闻表示,信阳毛尖采茶工缺口接近一半,导致三分之一的茶叶因人为因素产量减少与产值浪费。
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副院长、从信阳走出去的茶产业专家欧阳道坤介绍,采茶工短缺,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加上采茶季节性强,收入也不高,本地人不愿干。此外,浙江、福建等地的新茶,时间早一些,采茶工都被挖走。何况,信阳毛尖追求“单芽”,熟练工每天也就能采两三斤,挣不到什么钱,而浙江、福建那边都是采一芽多叶,虽然单价可能只有几块钱,但采得多,收入也相对更高。
据河南商报报道,按照老传统,信阳毛尖的采摘期是从清明持续到白露,金奖作品就是一芽一叶。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茶企为追求高额利润,利用人们物以稀为贵的心理,炒作“毛尖”就是单芽头的概念,将信阳毛尖带入歧途,信阳毛尖的采摘季由150多天缩短至20多天,造成茶叶浪费,茶农减收。
洪克森向澎湃新闻表示,信阳茶产业不应该只盯着尖,随后的一芽一叶、两叶、三叶,都应该采摘进行茶叶原料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做成夏茶、秋茶,红茶,茯茶等等,形成信阳茶产品的多样化。
“单芽再贵,毕竟有限,就是一斤卖再贵,能有多少钱?信阳茶产业总体产值与其它产茶区差距仍然较大。” 洪克森说。
欧阳道坤指出,近些年,信阳毛尖只采单芽的倾向,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成本高、茶园产出走低、采茶招工难等。
“不改变就会出现更多问题。”欧阳道坤指出,并非说“单芽”不好,但信阳毛尖必须回归坦途,走出追求“单芽”的误区。可喜的是,近些年因为社会的呼吁,许多新生代茶农开始“纠错”探索,除单芽外,一些人也开始制作一芽一叶、一芽多叶的茶,讲究“重口感而非外形”,大众看法在慢慢改变,经济效益也不错。
欧阳道坤强调,回归传统并不意味放弃创新,反而要加大创新力度。必须改变生产方式,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不然,再过几年没人给你采茶了。”
茶农称受“外地茶”冲击大,当地市场公开卖假茶
作为地方名茶,信阳毛尖也面临着“李鬼”冲击。
多名当地茶农告诉澎湃新闻,一到信阳毛尖开采季,就有外地茶冒充信阳毛尖进入信阳市场,对信阳毛尖冲击大。其中,主要是a省茶叶在当地炒制后发回信阳,还有b省鲜叶拉到信阳进行炒制。
曾连续5年受雇到a省炒茶的信阳茶农高争(化名)告诉澎湃新闻,a省茶叶比信阳毛尖新茶早出近一个月,产量大,是国内众多名茶的“后花园”。一些茶商到当地租茶厂,收购鲜叶,由雇来的信阳茶农炒,炒出的茶和信阳毛尖很像,然后发货到郑州、信阳的茶叶市场。主要是批发给茶叶店,茶叶店销售时再冒充信阳毛尖;a省茶厂规模大的很多,信阳最大的茶厂,到那里也排不上号。
多名当地茶农说,a省茶叶产量高、成本低、上市早,加上用的信阳毛尖炒制技术,足以以假乱整。结果就是,真的反而卖不过假的。
去年,高争所在的a省一茶厂每天生产千斤干茶,多发往河南。在a省炒茶,他每天两三百元,刚好忙完,信阳毛尖的新茶下来,就回信阳忙碌。
多名茶农、至少三名茶叶专家向澎湃新闻证实上述情况。他们指出,其实不只信阳毛尖,只要是地方名茶,就难以避免被冒充的情况。
澎湃新闻注意到,3月27日,信阳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林业和茶产业局召开会议,部署开展春茶市场整治“百日行动”,重点整治信阳市行政区域外的茶叶冒充信阳毛尖春茶或收购信阳市行政区域外的鲜叶加工冒充信阳毛尖春茶行为。
4月12日,澎湃新闻到浉河区东双河镇茶叶市场暗访,询问有无“a芽”,有多名商店直言有,并报出价格,每斤单价普遍比信阳毛尖同等茶叶便宜数百元。
对此,洪克森认为,首先要制定严格的信阳毛尖标准,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相互配合,对信阳毛尖标准的执行,质量监控,制假贩卖等行为要短抓,常抓相结合,奖罚稳准狠,形成不敢制假贩卖的高压态势。
欧阳道坤则向澎湃新闻表示,因为鉴定难等因素,茶叶打假难度比较大,以前也有国内名茶打假,后来不了了之。虽然如此,政府部门要加强信阳毛尖的品牌授权管理,加大打假力度,龙头企业也应加强自律性。
用户评论
好遗憾听闻信阳毛尖的生产受到了用工短缺问题的影响,听说有三分之一的珍贵茶品因此未能及时采摘,实在是令人惋惜。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面对这次用工缺乏现象,希望当地能想出有效措施解决员工短缺的问题,确保茶叶的质量和产量不受影响。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一些村民因为找不到足够的工人去茶园工作,而不得不将收获期延误,真的很心痛。希望相关帮助可以及时到位,保护我们的茶农、茶商和最终消费者。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真的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如果连三分之一的茶叶都生产不出来,大家不仅会失去许多优质产品的享受,还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信阳毛尖"作为中国名茶之一,现在面临如此严峻的采摘难题,在这个季节里,确实是非常不寻常的情况,也引发了很多关注和讨论。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这样的用工荒感到非常无奈。不仅影响到了茶叶品质和服务的交付,还可能会波及到茶产业相关供应链的其他部分,形成连锁反应。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分之一的浪费"这句话让人听了心情沉郁,希望通过创新方式或者政府援助能够缓解这一困境,让更多的好茶得以绽放其芳香。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信阳毛尖因缺工而遭遇损失的消息令人遗憾。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解决方案来应对人工短缺的问题,保护这种珍贵的传统工艺和茶叶。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真是一个挑战",对于许多热爱优质绿茶的消费者来说,信阳毛尖不仅是茶味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体现。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这次的问题是因为劳动力严重不足,导致一半以上的产量损失。在这样的情势下,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中国传统的茶叶产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消息让人大吃一惊,三分之一的产量被浪费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一件事啊!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实际行动解决这个问题,以减少经济损失和减少对于茶农的影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面对用工荒问题",我深深感叹。希望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能一起努力,想出更有创新的工作解决方案,保护我们宝贵的茶叶资源不受损失。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一些茶叶因为找不到足够的工人去采摘而最终未能开采,这不仅让人心痛,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业劳动力的重要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分之一的浪费"在茶行业内是个让人担忧的问题。对于那些以信阳毛尖为生或者热爱这一传统茶品的人来说,这样的情况无疑增加了一层焦虑和遗憾。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当听说用工不足导致部分优质信阳毛尖没能采摘时,我感到十分惋惜。这不仅损失了茶叶的产量,也影响到制茶工艺和相关产业的利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次问题直接关系到食品生产和供应链稳定"。在面对如此关键性挑战时,希望所有相关方能够积极合作,寻找应对措施来保障这一区域的传统产业不受损害。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信阳毛尖采摘的问题确实令人感到担忧。如果产量减少三分之一,不仅茶的产量受到影响,可能还会波及整个茶叶行业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次遭遇用工荒对茶叶产业是一个巨大挑战,特别是对于那些珍视传统工艺和优质茶品的人来说。希望有更多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保障这一传统茶文化得以持续。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分之一的损失"让人心疼,在这个时节收获的困难不仅会影响农户们的生活,也会使得热爱信阳毛尖的人们感到失去了一种独特的体验与享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