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人们都会修剪茶树,使它们保持中等高度,这样采摘起来会更容易。采茶要求采茶人的手指快速又灵巧,通常都由女性和儿童完成。他们只摘芽头和嫩芽末梢的几片叶子(通常是两片)。
制茶的工艺决定了生产出来的茶的种类。茶有六大种类:白茶、黄茶、绿茶、乌龙茶、红茶和普洱茶(黑茶)。白茶、黄茶和绿茶都是不发酵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红茶是发酵茶。不发酵意味着新鲜茶叶经采摘后,立即进行干燥处理或用蒸汽杀青,使酶失去活性,防止茶叶氧化。
白茶是中国福建省的特产,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新鲜茶叶只需要经过两项工艺:萎凋和干燥。“白茶”这一名称源自茶叶上覆盖着的银白色细茸毛。白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叫银针,意思是“银色的针”;另一种叫白牡丹,意思是“白色的牡丹花”。就银针而言,它使用的是在清晨叶芽绽放之前采摘的芽头,并对其进行万分小心的处理,以保护那层细茸毛。这些芽头会在太阳底下晒制两天,经过低温干燥后打包装袋。白牡丹也是以类似的方式加工的,只不过使用的是副芽和它邻近的两片叶子。两种茶都有淡淡的香味和细腻的口感。中国种植和生产白茶的历史至少有1000年。现在,大吉岭、斯里兰卡和阿萨姆也生产白茶。
黄茶是一种稀有的茶,仅在中国出产。人们采摘并加热芽头和第一片叶子。将潮湿的叶子用纸卷起来,让它逐渐风干和陈化——这可能需要几天时间——然后加热烘干。茶叶带有金黄色泽,杯子里泡出来的茶水也是一样的颜色。黄茶口感轻盈、温和。
同样,更广为人知的绿茶也是不发酵茶。绿茶有多种类型,根据加工工艺不同,其颜色、形状和香味各异。在中国,新鲜采摘的茶叶会放到加热的大铜锅(杀青锅)或者架在火上的滚筒(杀青机)里进行脱水(烘干),比烘干黄茶要快。随后,人们会用手或机器揉捻这些茶叶,使茶叶获得独特的外形——有的茶叶扭曲缠绕,有的呈弧形,有的呈卷状。在日本,这一制茶过程略有不同。茶叶先放入蒸汽箱中蒸发掉水分,直到它们变得柔软易折以方便揉捻,揉捻之后将其干燥。此操作重复进行数次。经过最后一次干燥后,将茶叶分成不同的类型。日本也生产一种粉末状绿茶,它被称作抹茶。日本茶道仪式中使用的正是这种茶。茶叶经过热风干燥之后,被剁成碎叶,再经过一次干燥,然后被碾成细粉末。
摘自《茶》
食物小传
〔英国〕海伦·萨贝里 著
谢露茜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凤凰壹力
短小精悍的茶文化史,带你轻松了解茶的神奇世界!
英国食物史学者海伦·萨贝里的倾囊之作,探讨了茶丰富而迷人的历史,考察了茶的经济和社会用途,介绍了世界上不同国家饮茶的习俗。
缅甸的茶叶沙拉、越南的鸡尾茶、泰国的冰甜茶……带你探索茶在世界各地新奇又迷人的做法。
六十多张精美插图,四色印刷,直观展现茶的文化史。
中英对照,更准确、更专业。英文部分以瑞科图书出版的原版为底本,中文部分选取忠实准确的译文,让书中知识有据可考。
文后附有关于茶的食谱,包括世界各地的美食制作方法,可供感兴趣的读者尝试,为自己、亲人和朋友制作一道美味佳肴。
精致小开本,精装双封,封面五色印刷,内文选用纯质纸,装帧雅致。
正如萨贝里讲述的那样,茶的故事既与历史有关,也与旅行有关……玛德琳蛋糕对普鲁斯特意味着什么,茶对我来说就意味着什么。这本令人愉快的书也是如此。
——苏·阿诺德《亚洲事务》
“食物小传”系列丛书
精选数种人们喜爱且广泛知晓的食物和饮品
横向介绍该食物或饮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作和食用方法
纵向挖掘其发展历史及背后的经济和文化因素
引进自英国知名出版社瑞科图书(Reaktion Books)的Edible系列,为该社经典系列作品,畅销多年
以巧妙的插图和精选的古代与现代食谱为点缀……这是一套杰出的“食物系列丛书”。
——《华尔街日报》
这是关于食物的一部回忆录,充满异国情调,色彩缤纷,堪比一场环球旅行……配有极具特色的插图,是一本适合快速阅读的小读物。
——《芝加哥论坛报》
海伦·萨贝里(Helen Saberi),现居伦敦,食物史学者,《牛津意大利美食指南》助理编辑。她游历甚广,已发表许多关于阿富汗食物、烹饪和传统、松糕、香肠、布丁、咖喱、姜黄、茶等主题的文章。著有《下午茶:世界之旅》和《温达卢咖哩》。
译者简介
谢露茜,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硕士,曾为GoUSA网站翻译文章,是该网站的合作译者,曾参与多部作品的翻译工作。
内容简介
从乌龙茶到煎茶,再到印度(奶)茶,茶是世界上非常受欢迎的饮料。可能因为茶是一种适应性强的饮料,所以在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品种的茶;在各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日本复杂的茶道仪式、英国优雅的茶室、美国南方腹地的阳台——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喝茶。本书不仅论述了世界各地的茶树种植地和种植方式,还探讨了全球各地与茶相关的传统和习俗是如何起源并发展至今的,展示了茶丰富而迷人的历史。
用户评论
太同意了!从古代到现代,中国人对于茶的追求和研究一直都很重视。每个步骤细节都能看出制茶工艺对最终茶叶品质的影响巨大,真是佩服那些匠人们的心血和耐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喝好的茶也是一种享受,感觉就像品尝历史古文明的味道。不同制作方式出来的茶滋味确实截然不同,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茶园,学习一下制茶工艺。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得对啊!小时候我住的村庄也有很多茶树,那时候家人们都会自己加工成茶,虽然简单粗糙,但是喝起来醇厚香甜的感觉总是忘不了。 如今想起来,那些传统制茶方法真是太宝贵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让我对中国茶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原来制作工艺对茶的种类影响这么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种植生产茶的历史确实很悠久,我一直喜欢喝绿茶,不过现在才知道这么多不同的绿茶品种都是靠着不同的工艺制成啊!以后一定多尝试一些不同种类的绿茶。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挺浅显的,没有提到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茶香型,是怎么通过特定的工艺提炼出來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想知道的是,这些古老的制茶工艺现在是否还能传承下去?传统的制茶技艺会不会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消失呢?应该多一些保护和宣传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茶历史悠久,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不过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似乎学习传统制茶工艺难度太大了 。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没有重点突出,哪些不同的工艺对应哪些茶的种类? 例如,揉捻、压制等工艺对绿茶和红茶的影响分别是什么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喝茶不仅仅是享受口感,还可以品味到历史文化内涵。每个茶品种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故事和寓意,这样才更有意思!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种植生产茶的历史确实悠久,但是我更想了解一下那些不同茶类是如何从植物中提取成我们平常喝到的茶汤?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茶产业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下一步我还想学习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比如如何鉴别真实的茶叶、品尝不同的花香、醇厚味等等。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觉得文章缺少一些实质性的内容,例如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或者著名的茶具品牌。可以多加入一些图片或者视频,让读者更加直观的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这篇文章对于不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人来说,可能会比较难理解其中的很多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建议可以增加一些相关的解释和说明。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同意,不同的制茶工艺真是造就了各种不同特色和风味的茶叶种类。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体验一下传统的制茶过程,看看是怎么一步步将茶叶制作成我们喝过的美味佳饮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种植生产茶的历史很长,但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快,越来越少人会自己动手泡茶了。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能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茶文化。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讲得不错,但是我认为还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介绍一些历史上的著名茶园、著名的茶商或者制作茶叶的匠师等,这样会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喝茶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放松身心和享受宁静时光的方式。希望这些古老的制茶工艺能够永远传承下去,让我们将来也能继续品尝到这来自中国根植于历史的精神财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