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喝绿茶的茶友估计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相对而言,明前的茶比雨前的茶味道淡、芽头多的茶比叶子多的味道淡,芽叶越嫩的茶叶比芽叶越老的味道淡……
总结一下就是在相同品种、产地、工艺的条件下,贵的绿茶比便宜的绿茶味道淡……
这是一个什么神逻辑?其实就两点,茶叶的芽头占比和茶叶鲜嫩程度决定了产品成本,同时也决定了其内含物质,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绿茶。
估计大家对茶叶的一芽两叶、一芽三四叶也听得比较多。
除了竹叶青等绿茶本身就是由芽头组成的以外,绝大部分的绿茶都有讲究一芽几叶的说法。
瓜片茶就完美的规避掉了这个问题,因为瓜片茶全都是叶子没有芽。
茶叶作为一款半农产品,其定价规则主要还是取决于成本,而茶叶的成本主要也就是茶鲜叶(业内一般叫茶青)。
但是嘛与其说是茶鲜叶,其实不如说是采茶的人工成本决定了茶叶价格……
毕竟一芽一叶的人工成本,和一叶三四叶的人工成本差距在3倍甚至更高。
比如一芽一叶,一位采茶工一天可能只能采8斤鲜叶,但如果其标准放宽到一芽三四叶那么一天就能采20-30斤的鲜叶。
所以人工成本对于最终价格有着很大的占比。当然明前的早春茶和核心产区的茶叶,人工成本的占比会相对小一些。
也因此茶叶越嫩芽头越多的茶叶其原料成本也就越高,进入市场之后价格自然也就贵了。
但是越嫩的茶叶以及芽头很多的茶叶,内含物也不一样。这个内含物主要是茶多酚和茶氨酸。
其中茶多酚越高茶味也就越苦涩,而茶氨酸越高茶的甜味、鲜爽度也就越高。
越是鲜嫩的茶叶或者说芽头越多的茶叶,其茶氨酸也就越高,所以当我们喝很多优质绿茶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到茶汤的丰富饱满,但不会感觉到茶味会比较浓。
茶汤的饱满指的是内含物丰富且不强烈,会十分柔和。而茶汤较浓指的是其实就是味道比较重,这个重一般都是茶多酚的原因。
茶叶生长到后面的时候,内含物的茶多酚就会增多,而茶多酚带来的就是苦涩味,俗称茶味较浓。
和茶味较浓相伴随的还有就是耐泡度的提升,越老的茶叶耐泡度也会越高。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茶叶的品质和价格是成正比的,但茶味的浓淡以及耐泡度却和品质成反比。
所以对于绿茶大家千万别掉进越耐泡品质也就越好的坑。
必须再次强调的上面说的种种主要适用于部分绿茶。
且芽叶老嫩、成本、价格、饱满度、苦涩味、浓淡都是相对于同一品种同一工艺同一产地的绿茶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