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茶、了解茶、喝茶、爱茶的人是比以往多了,可近几年来不少人都误以为“茶道”是日本传来的文化。故此,今日将本人了解和考证到的“茶道”一词,在历史上最早的使用及由来做出赘述。
中华民族饮茶的历史简略的可以说是从神农吃茶的典故“尝百草”开始,秦汉时期茶叶已经广泛使用,汉朝中后期饮茶之风兴起,唐宋时期茶文化更加昌盛繁荣。
漫长的中华吃茶饮茶之风,在广袤的中华大地早就蔚然成风,合于自然之道。在这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决不能忘记历代的祖师和划时代的大家:神农老祖、炎黄二帝、彭祖、尧、舜、文王、武王、汉武帝、张仲景、诸葛亮、智积禅师、皎然和尚、陆羽、卢仝、宋徽宗、蔡襄、明洪武皇帝等历史上与茶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的人物。他们彪炳史册的贡献使茶文化成为我华夏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此引证历史,追溯“茶道”之词使用的记载和见证。
陆羽亦师亦友的忘年交,唐代有名的诗僧皎然,留有一诗《饮茶誚崔石使君》:“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这里关于“茶道”一词有明确的使用。
以上古人的专业著述,清楚的说明茶的使用之广泛,茶道大兴绝不是今天我们所能想象的,而日本的茶道祖师出现却是在明朝的末年,与“茶道”一词的出现就相差一千多年,怎么能认为“茶道”源于日本呢?
《封氏闻见记》卷六: “饮茶” 引文如下: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远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怀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衫、戴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歠两杯而止。
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
鸿渐游江介,通狎胜流,及此羞愧,复著《毁茶论》。伯熊饮茶过度,遂患风气,晚节亦不劝人多饮也。
《续搜神记》云:“有人因病能饮茗一斛二斗,有客欢饮过五升,遂吐一物,形如牛肺。置柈中,以茗浇之,一斛二斗。客云此名茗瘕。”
有《毁茶论》、《搜神记》中记述的饮茶实例,充分说明只有正确的认识茶,了解茶道文化、懂得合理的饮茶理念,才会有益身心健康,如果不能合理的、正确的饮茶,最后不仅无益,反而会有于身心健康。
茶道是高尚和伟大民族文化,但是饮茶切不可一味盲从和赶时髦!
用户评论
我最近尝试了一些来自中国南方的绿茶,真正体验到了“茶道”的魅力,口感清新,回甘长,让人沉醉。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茶道"不仅仅是品茶,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在日本茶会中体会到了这份精致与雅致。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茶道”,我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款饮品那么简单,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和哲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泡一壶"茶道”名优茶,那份宁静和淡然深深触动了我。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茶道”的仪式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每一次注水、摇杯都是那么地有序而和谐。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品尝一杯来自云南的普洱茶,深理解到“茶道”的精髓所在——醇厚与变化无穷的世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茶道”的由来有了新认识,它不仅是品茶的艺术,更是一场心灵的旅行。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茶道”中的每一泡茶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品味着不同的茶叶就能感受到人生百态。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参加了一次“茶道”体验课后,我开始用这种方式开启每一天,感觉自己变得更加细腻和耐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茶道”的世界中流连忘返,每一款精选的中国茶都带有独特的风味故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茶道”的由来不仅仅是一部历史教材,更是一个文化的桥梁,连接着古今中外的智慧与情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体验了“茶道”后,我发现一杯好茶不仅可以滋养身体,还能唤醒内心的那份宁静和喜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茶道”的精髓在于享受过程而不是仅仅得到一个结果,这一点在我品鉴各种茶叶时深有体会。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茶道”的每一次仪式都是一次心灵净化的过程,让人心境平和,对世界抱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茶道”的文化背景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对外在美的追求,更是对内在灵性的探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品尝"茶道”名贵茶叶时,我仿佛能品饮到一段段历史故事,感受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品的选择,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的表现。”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体验过“茶道”的人会发现,在忙碌生活中给自己留出一小段时间,泡一杯好茶,能让心灵得到洗礼。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茶道”的精神影响着我每日的日常习惯,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都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珍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