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
同为著名绿茶品种,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外形卷曲如毛螺,花香果味得天生,索为茶中之华。
碧螺春茶叶
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每公斤干茶需要茶芽13.6~15万个。外形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汤色清澈明亮,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绿显翠。
碧螺春茶文化 鉴赏
春茶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密被,银绿隐翠。号称“三鲜”即香鲜浓、味道醇、色鲜艳,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别具一番风韵。 碧螺春采制工艺精细,采摘芽叶的初展芽叶为原料,采回后经拣剔去杂,再经杀青、揉捻、搓团、炒干而制成,炒制要点“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茸毛不落,卷曲成螺”。
碧螺春的品质
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
品尝碧螺春茶
,在白瓷茶杯中放入3克茶叶,先用少许热水浸润茶叶,待芽叶稍展开后,续加热水冲泡2-3分钟,即可闻香、观色、品评。碧绿纤细的芽叶沉浮于杯中,香气扑鼻而来,品饮过后,鲜爽怡人。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碧螺春属于
绿茶类
。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碧螺春茶
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饮茶吧 茶与健康 茶道文化 茶叶分类 六大茶类 饮茶礼仪 茶叶百科 茶叶知识 茶具设计 茶的历史 茶的起源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写的真好!带我回味了一次品饮碧螺春的美妙时光。特别是它独特的韵味和香气描述,让我仿佛能闻到清新的茶香。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个分析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解读碧螺春,比只注重口感更深层次。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碧螺春的忠实爱好者,我很认同作者对它历史传承以及产地的阐述!确实要了解茶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品味茶之间的差异。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这种文笔有点过于生词绕口了,感觉像是在强行展示专业造诣,其实简单易懂的文字更能打动人。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碧螺春的确是一代人的回忆,小时候家里总会泡着呢!但是现在很少有机会品尝到好的茶叶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平时喜欢喝乌龙茶,今天看了这篇文章对碧螺春又有了新的认识,期待以后有机会尝试一下真品。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茶文化不太了解,这篇文写的还挺深入的,把我吸引进来,准备多去了解一些关于茶文化的知识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分析的很到位,把碧螺春的历史、制作工艺、口感特点都详细描述,让我对这款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对茶的描述太过于理想化了,感觉像是在卖货一样,希望文章能更加客观真实。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这种带着故事的文学风格,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体验到碧螺春文化的韵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很多时候茶叶的味道并不受人评判决定,每个人对口感的感受都不一样,这篇文章说的有些绝对化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觉得碧螺春是真香,这篇文章写的很有质感,让我很想冲一壶品尝一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反而更喜欢茶文化中那些传统的儀式感和生活方式,这篇文也提到了这一点,挺有共鸣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对茶饮没兴趣,但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碧螺春文化的解读,很细致也很有思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太过于简略了,关于碧螺春的文化内涵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探讨,希望作者能更进一步深入分析。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作者太主观了,没有客观地展示不同人对碧螺春的不同看法和体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都比较喜欢品茶这种放松身心,感受自然的方式,这篇文章让我更想去寻找一些品质好的碧螺春来品味一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这篇文章开头的那段话,把碧螺春的优雅气质描绘得淋漓尽致。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赞同作者对碧螺春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的阐述,它不仅是一种茶饮,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这段关于茶器的话我没看懂,能不能解释一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