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萝茶的采制技术,早在400多年前的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3年)就创制出闻名遐尔的历史名茶松萝茶。就达到精湛的程度,并扩展到浙、赣、闽、鄂等省。明代闻龙《茶笺》记载:"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予所亲试,扇者色翠。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从理论上与实践上,与现今的炒青绿茶制法无异。现今屯绿炒制技术,就是在此规范的基础上,而发展完善的。松萝茶于谷雨前后开园采摘,要求采一芽二、三叶,鲜叶采回后要经过验收,不能夹带鱼叶、老片、梗等,并做到现采现制。松萝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卷匀壮,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滋味浓厚,带有橄榄香味;汤色绿明,叶底绿嫩。
明代已盛名远播。明代许次纾《茶疏》记载:"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明代沈周《书芥茶别论后》中有"新安之松萝"的记载。新安和歙州都为当时的郡名,后世因以新安作为歙州、徽州所辖地的别称。明代徐渭《刻徐文长先生秘集》中,将松萝茶列为当时三十种名茶之一。
明代冯时可《茶录》记述:"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庵焙制,远迩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实非松萝所出也。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明代饮松萝茶已成时尚,其香味比虎丘茶、天池茶好,在市场上竞争力强,价格看涨,同时也出现了不是松萝山所产的假松萝茶。
《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隆庆间,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妙,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可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清代乾隆间《婺源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茶,常品为多。其云松萝茶者称佳品。……松萝山在休邑,借名耳"。婺源绿茶久享盛名,也借用松萝茶名,称婺源松萝。
用户评论
我一直很喜欢喝松萝茶,味道很独特,以前都不知道它历史这么悠久!原来跟这种传说故事有关联啊,以后再喝的时候脑海里就浮现这些神奇的故事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想到小小一杯松萝茶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真想学习更多有关它的历史和制作方法,希望有更详细的介绍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位爱好历史的人来说,这篇文章打开了我的新世界大门!以前只知道松萝茶好喝,现在才知道它还有这么丰富的历史故事,太值得关注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写的非常好,介绍得非常清晰易懂,让人读完之后对松萝茶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喜欢这种深入浅出、兼具文化与知识的写作风格!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把松萝茶的历史渊源讲得太好啦!以前只知道它是一种名贵茶,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故事传说和制作工艺传承,让人更加欣赏它的独特韵味。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让我感觉有点疑惑,关于松萝茶的起源并没有提到具体年代和地域,一些细节缺乏更详细的说明。希望能提供更多史料支持来增强说服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喝松萝茶的口感,但对于其历史渊源并不太感兴趣,这篇博文就感觉有点枯燥乏味了,希望未来能够写些更加轻松有趣的文章!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对古代文化不太感冒,觉得那些故事和传说都比较虚幻。不如直接说松萝茶的口感、功效等等实实在在的信息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很有意思,让人了解到不同朝代对松萝茶的喜爱程度,也让我对中医养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松萝茶的历史介绍,我觉得还可以添加一些图片或文献资料来增强可信度。现在文章缺乏视觉冲击力,显得比较单调乏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提到的传说故事虽然很有趣,但对于历史考证来说似乎没有多少依据。建议作者能够更严谨地引用文献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这种将文化与茶饮结合的文章,让人在品茶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背后的历史故事,丰富了我的生活体验。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松萝茶的历史渊源确实很悠久,这篇文章让我对它从最初的民间茶饮到如今名贵饮品的转变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写得很好,特别是关于松萝茶在古代文献中的记载部分,很有意思,让我更加想去探索这个古老茶文化的魅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篇文章把重点放在了那些民间传说故事上,对于精细的品鉴方法和各种类型的松萝茶并没有过多介绍,希望作者能补充这些内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松萝茶作为一种有历史底蕴的饮品,确实值得让人去了解和品味。这篇博文做的不错,但是我更希望能够深入讲述一些不同时期的人对其的喜爱程度以及反映在文化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像科普文,虽然写的不错,但缺乏情感共鸣,希望作者能加入更多个人体验或感悟,让文章更有温度。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