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茶叶品鉴:大红袍、水仙、肉桂香气识别指南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茶叶品鉴:大红袍、水仙、肉桂香气识别指南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1》
我们天生对气味,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人们可以在伟大、恐怖和美丽之前闭起眼睛,对于优美旋律或迷惑人的话可以充耳不闻,但是我们不能摆脱气味。
气味是呼吸的兄弟,它随着呼吸进入人们的体内,如果他们要生存,就无法抵御它。
气味深入到人们中间,径直到达心脏,在那里把爱慕和鄙视、厌恶和兴致、爱和恨区别开来。
谁掌握了气味,谁就掌握了人们的心。
一款香气张扬、锐利的岩茶,是否更能虏获你的芳心,备受青睐?
答案是肯定的。
即便是混迹茶圈多年的茶客,遇到一款高香岩茶时,也会忍不住感慨:“这是什么茶,这么香?”
自然更不必提刚接触岩茶的朋友,对香气高昂的岩茶,毫无抵抗力。
长期认真喝岩茶的人,都会有一个“职业病”,或者说是一种条件反射——喝茶一定要闻香,且闻香,是有顺序的。
岩茶的香气,可分为5类,它们在不同状态、不同部位中出现。
这些香气若是不感受,茶算是白喝了。
《2》
第一类:干茶香
岩茶的干茶香,是我们喝一泡茶时,最先遇到的香气。
闻干茶香,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简单粗暴,直接抓一把岩茶就闻香。
在这种方式之下,闻干茶香,需要一个极为灵敏的嗅觉才行。
若是对香气不敏感,在干茶香中感受不到太多的香气变化,顶多闻到一股窖香。
这个时候,李麻花建议用第二种方式闻香。
方法二:沸水烫洗白瓷盖碗之后,倒入干茶闻香。
用100℃沸水清洗白瓷盖碗之后,即刻倒入需要冲泡的岩茶,盖上盖子,静置约5秒钟就可以闻香。
此时的盖碗,好像一个放大镜,能把香气放大,闻香也变得更加简单。
在温度的作用下,岩茶中的香气分子开始剧烈运动,不一会儿,香气就氤氲在盖碗中。
窖香、品种香、花香、果香,可轻松被鼻子捕捉到。
闻干茶香操作简单,端起盖碗,轻轻揭开一个小口,凑近闻香即可。
岩茶的干茶香中,藏着岩茶的气质,可别忽视咯。
(这里要插播一个题外话,冲泡岩茶,最好是用白瓷盖碗。
白瓷盖碗不会吸收香气,闻香方便。若是用紫砂壶泡茶,香气会被吸收一部分,闻香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3》
第二类:盖香
注入100℃沸水,盖上盖子,快出水。
在出水之后,是闻盖香的一个绝佳时刻。
在高温作用下,岩茶里一些“不安分”的香气分子就开始激烈地运作,上蹿下跳。
一部分香气飘散在盖子上,一部分香气落如水中。
先要感受的,是附着在盖子上的香气。
闻盖香,讲究技巧。
这些技巧也很简单,李麻花说完你们就能学会。
闻盖香技巧一:快速、连续吸气两次。
盖香很容易消失,随着盖子温度的变化,香型时刻在变化。
故而闻盖香,要快、准、狠。
揭盖之后,将盖子放在鼻翼下方,距离控制在1厘米左右,而后快速吸气两次。
闻香后把盖子从鼻翼处移开,呼气。香气便会在鼻腔中散开。
闻盖香技巧二:深吸气闻香。
出水之后,揭盖,把盖子放在鼻翼下方,而后深呼吸。
随着深呼吸,香气物质就会进入鼻腔,就可以感受到茶香。
只是相对来说,不如连续吸气闻香来得快。
使用这两种方式闻香时,有一个要点要注意,别对着盖子呼气。
若是对着盖子呼气,呼出的浊气容易影响茶香。
《4》
第三类:水香
与其他香气不同,水里的香不是靠闻的,而是靠啜的。
即通过口腔闻香。
“李麻花,你骗人,口腔怎么闻香?”
呃……
这个原理该怎么解释呢?
其实我们的鼻腔和口腔是相通的,它们是通过鼻咽管连接起来的。
在感受水香的时候,鼻子也可以闻到茶汤里部分香气。
要想全方位感受水香,当然非“啜饮”的方式不可。
如村姑陈所说,喝茶是需要“舌功”的,即调动口腔的每一个部位来喝茶。
“啜”,这个动作也超级简单,跟着李麻花的节奏来,“一二三,咻咻咻……”。
首先,先喝一小口茶,别太多,怕呛到自己;
其次,微微张开嘴巴,微微抬起下巴;
再次,用腹式呼吸的方式,连续吸气两次,此时嘴巴里就会形成一股小气流。
牙齿和口腔壁就好像大石头,茶汤就好像是溪水,相互碰撞之间,茶香就被激发、放大,感受到的香气就更明显了;
最后,就可以咽下茶汤,砸吧砸吧嘴,感受茶汤的余韵。
如果豪饮、牛饮的方法,香气浓烈程度就会下降,自然要减分的。
感受水香的方式,是不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呢?
多练习几次,自然就会“啜”茶啦。
《5》
第四类:挂壁香
喜欢小酌两杯葡萄酒的茶友,自然对“挂壁”(也称之为挂杯)不陌生。
当酒体在杯壁走过的时候,一般会留下一种酒痕,我们称之为“挂杯”。
岩茶的“挂壁”,指的却是茶汤留下的香气。
通常挂壁香在两个部位可以闻到,茶海和茶杯。
倒完茶汤之后,茶汤里的香气物质便会附着在茶海上。
闻挂壁香,与闻盖香的方法一致,可连续吸气,也可以用深呼吸的方式闻香。
岩茶的挂壁香,也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信息。
茶香气留在杯壁上的时间越持久,茶香越浓郁,说明茶越好。
每次李麻花喝完茶,总要端着杯子,使劲儿闻挂壁香,看那这种香气,会不会被吸干净。
好茶的挂壁香,经得起李麻花折腾。
《6》
第五类:叶底香
在万众期待之下,我们把香气的最后一棒,交给了叶底。
叶底,它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淡然地接受着世人的考验。
第一个人,摸了摸它的脸庞,脸上的表情捉摸不透。
第二个人,用力地捏了捏它的脸,凝视许久,最后微笑颔首。
第三个人,重复上两个人的动作,而后起身离去。
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检验这茶好不好,能不能经得起考验。
经得起考验的叶底,是软亮的、有弹性的、鲜活的。
最为重要是,它的香气,是舒服的。
叶底,如同洗尽铅华的女子,素颜朝天,表现是最本真、纯正的自我。
叶底的香气,大多留下的是岩茶的品种香,如老丛水仙的丛香、木质香,肉桂微辛辣的桂皮香等。
像花香、果香等这些锦上添花的香气,到头来还是曲终人散。
闻叶底香,没别的诀窍,把叶底倒在盖子上,参考闻盖香的方式,即可。
《7》
喝着自带香气的岩茶,脑海里不断地出现各种诗句。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石碾清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两瓣朱唇,薰风徐来。”
……
你看,就连诗人都沉醉在岩茶的风骨之中,更何况李麻花这区区小女子呢?
我早已在岩茶的香气中,缴械投降。